广州陆雄机械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关注:机床大鳄瞄上机器人

编辑:广州陆雄机械有限公司  时间:2018/06/26
在沈阳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制博会上,机床大鳄沈阳机床在展出其畅销机床产品的同时,还展出了一款工业机器人,引起国内外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关注。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眼下愈演愈烈的用工荒,让许多机床企业“嗅”出商机,它们纷纷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抢滩工业机器人市场。对此,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机床企业跨界进入机器人领域有很大的技术优势,不过只有加大自主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力。

现象

机床企业“跨界”研发机器人

本届制博会期间,沈阳机床无疑是人气比较旺的展位之一,除了亮出其数台新款机床产品外,还“出人意料”地展出了一台其自主研发设计的秘密武器——轮毂加工机械手,并在现场进行了演示,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的目光。一些参观者还拍下这台机械手工作的视频发到一家知名视频网站,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在国内机床企业中,沈阳机床并非进军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第一家。4年前,国内最大的数控系统专业供应商——广州数控,就开始利用其技术和人才优势,涉足工业机器人研发,致力于生产“用户消费得起的工业机器人”,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广州数控研发的多款RB型工业机器人,开始频频在各大展会上亮相。资料显示,这些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搬运、弧焊、涂胶、切割、喷漆、机床加工上下料等领域。

事实上,瞄上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机床企业正越来越多。面对ABB、发那科、川崎等全球各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处于制造业最前沿的许多机床企业不甘心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别人抢走,纷纷以各种方式介入机器人领域,并将其作为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广州数控和沈阳机床外,华中数控、大连机床等大鳄也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友嘉集团董事长朱志洋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明确表示,工业机器人市场是友嘉一定要抢占的一块领域。

商机

用工荒加剧催生新市场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机床企业之所以热衷“跨界”研发工业机器人,其实跟眼下正在加剧的用工荒有莫大的关系。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用工荒,正在向北方传导,东北、山东、京津等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很多职位即使涨薪三成,仍无人问津。对依靠密集劳动力取胜的制造企业来说,用工荒带来的压力尤为明显。

以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山东青岛即墨市为例,本刊记者从当地统计部门去年7月份发布的一份统计调查报告上看到,去年一季度,接受调查的74家企业中,有71.6%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调查结果显示,有64.5%的企业存在开工率(即企业目前开工生产使用的设备生产的产能占企业所有设备总生产能力的比重)不足的情况,有个别企业的开工率仅为四成。调查还表明,企业开工率不足不是企业没有订单,而是因为招不到合适的工人。

重重压力之下,购买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成为许多企业的无奈选择。本刊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浙江、广东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机械手等工业机器人,来代替缺乏的劳动力。位于东莞凤岗镇的香港联大百运塑料制品厂,就准备在前期基础上再引进16台注塑机械手以缓解用工压力。已拥有1万台机器人的富士康更是表示,明年机器人将达到30万台,三年后机器人的使用规模将达到100万台。

“这么大的市场,机床企业肯定不会拱手相让。”在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看来,工业机器人能替代目前越来越昂贵的劳动力,同时能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青睐。机床企业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新商机。因此,这么多机床企业摩拳擦掌,试图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分得一杯羹,就不难理解了。

优势

掘金机器人占尽“天时地利”

“我们公司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上市半年来,市场反应不错!”9月26日,广州数控公司的张先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公司目前推出的产品主要为RB08、RB03等型号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情况还不错。他说,受到用工荒影响,不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前来购买机器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电子、汽车部件等生产企业,购买机器人主要用于喷漆、装配、焊接、搬运等工序。他还透露,一台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为13万元左右,比较受中小企业青睐。

谈到公司当初为何将触角伸到机器人行业时,张先生向本刊记者表示,广州数控虽然是一家机床企业,但在数控系统研发方面具备非常强的技术、人才优势,进入机器人领域有先天的条件。他告诉记者,广州数控之所以发展工业机器人业务,一方面,是因为在与机床用户接触的过程中,发现用户存在用工荒的困扰,需要工业机器人解决缺工问题,另一方面,机器人逐渐代替人力劳动,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工业机器人关键应用在于运动控制,而运动控制则是保证机床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床制造与机器人制造技术关联度非常大。”山东日照祥瑞数控有限公司业务主管阎舰告诉本刊记者,工业机器人与机床制造,看上去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机床企业完全可以利用技术上的关联性涉足机器人领域,这也是为何国内一些数控机床生产企业能够轻松实现“跨界”的原因。

“我个人非常看好工业机器人市场。”阎舰认为,机床企业与用户联系密切,这些用户群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市场,有些加工设备完全可以与工业机器人一起搭配销售。他告诉记者,随着技术条件的成熟,下一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床企业介入这一领域。另据了解,机器人不仅可以为机床用户缓解缺工难题,机床企业在生产机床过程中就可以派上用场。

支招

借助“跳板”迅速抢占先机

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运行中的工业机器人的仅为3.68万台,数量仅为日本的10.8%,德国的25.2%。预计到201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可达到60400台,我国未来几年每年的市场规模将达40亿人民币以上。罗百辉表示,“十二五”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市场需求也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需求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近年来国内已涌现出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海尔机器人公司等一批生产企业。机床企业的加盟,意味着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阵营将日益庞大。

尽管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看好,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大多数机床企业的工业机器人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广州数控公司的张先生向本刊记者坦言,目前,真正将机器人产业化的国内机床企业,除了广州数控外,几乎没有第二家。据了解,去年初,广州数控与相关部门签订协议,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业化项目(产业园)将落户广州番禺。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搬运工业机器人、焊接工业机器人、喷涂工业机器人、堆垛工业机器人为主要产品的产业化基地,达产年产量将达2000台/套。

业内人士指出,研发工业机器人并非一蹴而就,它对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讲师盛鑫军博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可以借助科研机构的力量介入机器人产业,目前国内许多科研院所都有专业的科研人员研发机器人项目,如上海交大、山东大学、哈工大等,机床企业可以与这些科研机构联姻,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将科研机构成熟的技术转化为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虽然目前身在国外,却始终关注着国内机床工具产业的变化。9月27日,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罗百辉不仅对机床企业掘金工业机器人产业充满信心,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罗百辉说,机器人制造基础在于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这五项技术。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这正是国内高端机床产品升级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机床企业掌握了这些技术,跨入机器人领域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综合权衡自身企业的技术、品牌、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来定位开发机器人项目。

罗百辉说,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己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己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高效率。这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的使用,将大大推动其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其行业的制造技术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工业机器人将推动中国制造业走向机械自动化、无人化、更高附加值、更创新的制造业。他指出,我国市场上机器人完全国产机器人行业集中度仅为占30%,其余皆为从日本、美国、瑞典、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引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自主品牌不够,发展壮大自主品牌及其自动化成套装备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罗百辉表示,随着国内外同行业及其他竞争对手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且采用环保生态型技术将是生产商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果机床企业不能进行持续创新,未来的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风险。机床企业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应充分利用资本平台,加大科研投入,不断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他还说,当前,国内企业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成套装备需求不断增加,面对国内尤其国外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的优势,国内机器人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机床企业在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扩大经营规模,培育新的利润和业务增长点,需在巩固主营业务的同时,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新产业、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紧跟国家“十二五”产业战略转型的步伐,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以技术、品牌和质量求市场,以技术创新作动力,以人才为根本,扩大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的规模,仍然坚持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开发双管齐下,抓住经济复苏带来的市场商机,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开拓新产品市场。确保公司在国内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行业的领先地位。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品牌。

罗百辉建议,机床企业进入机器人领域,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企业研发实力和科研投资强度,投入先进的科研设备,促进科研和生产紧密联系,促进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其次,自主开发高精参数、高灵敏度应、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使用方便的机器人产品,改变主要依赖进口的状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的自动化控制等核心技术;最后,在目标选择方面,一方面要考虑国际机器人市场、技术发展动向,另一方面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农业、能源、交通等产业以及基础实施和城市化建设等需求。